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媒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促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5-07-22 15:36: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刘薇雅 王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卞心怡)近日,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软公联心,红烛筑梦”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仙源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支教帮扶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

  在仙源村“童心港湾”,实践队精心设计了为期五天的特色课程。手工课上,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创作纸浆画、编织扭扭棒、体验传统拓染;机器人科普课上,队员们通过生动讲解点燃孩子们对技术的向往,在心中埋下科创的种子;历史课上,队员们结合仙源村本地红色故事教学,让孩子们对家乡的革命历史产生了兴趣。

实践队启程前合影。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供图

  此外,实践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红色仙源扬帆军事训练基地,为当地儿童开设机器人编程及微脑机器人课程。课程采用理论讲解与动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队员为孩子们解析机器人工作原理和编程基础知识,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科技的奥秘。

  仙源村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在工农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前,队员们共同学习了女英雄胡筠投身革命、英勇就义的事迹。更令人动容的是,老兵宋大爷为队员们讲述了自己的军旅生涯,用“不怕吃苦、勇于担当、不忘回馈”的人生箴言,为实践队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初心课”。

老兵为大家讲述军旅生涯。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供图

  课余时间,实践队员们来到留守儿童家庭调研,与家长和孩子亲切交流,细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学习困境及实际需求。通过面对面的沟通,队员们记录了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与帮扶诉求,为后续开展精准化、常态化帮扶工作收集了第一手资料,让帮扶举措更贴合乡村实际。

  实践队还走进仙源村“红源”山泉水厂,与负责人交流。据了解,这家村办企业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样本。队员们实地感受到,从教育帮扶到产业赋能,仙源村正以多元路径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此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红色文化的学习者、乡村发展的观察者。大家表示,将把在仙源村的所见所感转化为行动力量,持续关注乡村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以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曹竞,范雪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