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媒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校庆隐藏任务:解锁”鼎上留名“!

发稿时间:2025-04-01 10:43:02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1905,书声破土

  2025,鼎立山河

  今天,“双甲子”倒计时

  正式进入200天

  20年前

  北京校友会捐赠百年校庆钟

  见证农大岁月铿锵

  已经成为每年跨年活动的网红打卡地

  20年后

  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北京校友会再次发起“铸鼎”行动

  他们要以“众筹”的方式

  为母校捐建一樽纪念鼎

  将矗立在西校区

  与东校区校庆钟遥相呼应

  共同谱写“钟鸣鼎食,国泰民安”时代篇章

  捐纪念鼎,取“钟鸣鼎食”之意

  寓意母校“解民生之多艰”

  强国先强农,担当起中国人把饭碗

  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任

  捐纪念鼎,旨在把广大校友对母校的

  感激之情、祝福之情熔铸其中

  共同祝愿母校蓬勃发展、繁荣昌盛

  数字密码铭刻农大基因

  鼎宽

  1905mm

  扎根1905年建校初心,厚植中华农耕文明沃土。

  鼎高

  2025mm

  擎举2025崭新征程,锚定“强国先强农”的奋进坐标。

  底座

  120cm

  丈量双甲子峥嵘岁月,镌刻“教民稼穑”的使命传承。

  鼎铭

  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乙巳仲秋,时维十月既望。百廿庠序弘开,教民树艺,耕读未央。鼎铸山河,钟鸣禹甸,麦稻垂金,黍稷盈仓。薪传稼穑之道,鼎新社稷之梁。腹镌五谷蕃昌,铭农政之要;足踞九州沃野,铸粮安之纲。昔范公劝农兴学,今吾侪踵武前光。欣逢双甲,筑鼎以庆。祈国无瘠土,廪有余粮;黉宇永固,教泽绵长;新纪鸿猷,与国同昌!

  母校120周年华诞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敬献

  鼎铭释义

  2025年金秋时节,时值十月十六日校庆之际。历经一百二十载办学征程,中国农业大学始终秉承“教民稼穑”宗旨,延续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校庆鼎熔铸九州山河,校庆钟声响彻禹域八荒,麦浪涌金穗低垂,黍稷飘香仓廪实。传承稼穑薪火不辍,培育社稷梁柱之才。鼎腹携刻五谷丰登图,铭记“农为政本”的治国智慧;鼎足扎根九州大地,象征“粮安天下”的战略根基。古有先贤范仲淹推行“鼓励耕作、发展教育”之策,今有我们追随先贤足迹,延续这份以农兴国的历史使命。欣逢母校双甲子盛典,特铸此鼎庆贺。愿祖国大地永葆丰饶,粮仓盈满;农大基业历久弥坚,育人精神永续传承;新纪元续写伟业、大展宏图,与国运共兴、地久天长!

  万千星火汇聚成炬

  自2025年1月19日捐赠行动启动以来,全球校友踊跃响应,截至3月25日,1082名校友(社团)参与,共收到捐款754888元。

  其中,有跨越大半个世纪的守望——1966届农学专业校友刘雅珍、1967届农学专业校友陆贵生、1967届动物遗传育种专业校友李东参与捐赠;有来自大洋彼岸的情谊——农学系大田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81级校友夫妻张健、徐瑞姬从美国捐赠;有代际传承的接力——1989届中兽医专业邵世义、刘巧香和2023届工商管理专业邵坤璞、宋安娜家庭四人联合捐赠;有目前唯一以宿舍号为单位的捐赠——信电02级计算机108寝室;还有目前唯一以社团为单位的集体捐赠——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

  从青葱岁月到人生远航

  母校始终是校友魂牵梦萦的精神原乡

  时光早已化作前行路上的点点星火

  在每一个抉择时刻照亮初心

  无论攀登至怎样的高峰

  母校永远以凝望的姿态为你们喝彩

  无论漂泊至多远的海角

  这里始终保留着属于你们的归灯

  涓流未歇,鼎力不止。为表纪念,所有捐赠校友将获颁捐赠证书, 姓名亦将铭刻于120周年校庆纪念鼎基座 。由于大小限制,基座仅设计铭刻 1200名 校友姓名。为此,北京校友会的捐赠通道将于参与校友达1200名时关闭(现仅剩118名),同时对最低捐赠额调整为5份。善款专项用于铸鼎工程,进展实时更新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公众号,接受全程监督。

  百廿风雨,鼎盛千秋

  巍巍学府,薪火相传

  今日我们以鼎铭志

  明日母校必以钟鼎之声

  回应每一位校友的深情守望

  愿你我携手,共祝农大

  百廿正青春,鼎立天地间

责任编辑:曹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