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媒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姜”心比心:她是2000名学生的“心灵程序员”

发稿时间:2025-04-01 10:30:05 来源: 青岛大学

  专业教师 辅导员 心理咨询师

  多重身份相互融合

  她是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姜彬

  以梦想助力学生成长

  也在生命教育中启迪心灵

  勇敢跨界 不忘初心

  从三尺讲台到学生身边的陪伴者

  2005年 姜彬怀揣传播知识的梦想

  成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

  然而她在教学中逐渐意识到

  传授知识只是教育的一个维度

  如何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更能让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她尝试在专业课程中

  融入生命教育与品格教育

  这种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师生的认可

  先后7次获得校级优质课程荣誉

  2013年 她担任软件外包班班主任

  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

  并被评为学校“十佳班主任”

  2018年 姜彬主动请缨兼职辅导员工作

  在与学生的深入接触中

  她感受到陪伴的价值

  逐渐萌生了转岗的念头

  从专业课教师转岗为专职辅导员

  姜彬用行动诠释了

  什么是育人者的责任与温度

  我永远记得那个刚入学时沉迷游戏的男孩。当时他成绩落后,我找他谈心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试着去了解他的想法。听他讲对游戏的执着,我却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责任感和正义感。

  从那次谈话后

  姜彬逐渐走进了这个男孩的内心

  帮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大学目标和人生规划

  四年里他们从师生变成了彼此信赖的朋友

  临近毕业时

  这位曾经挂科的学生

  不仅取得了进步奖学金

  进入职场后

  更是逐步成长为国企业务骨干

  谈起为什么会主动去关心学生、积极引导

  姜彬坦言道

  我也是一位母亲,深知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大学里遇到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所以我努力去成为家长心中那位能点燃希望、陪伴成长的辅导员,用真心守护他们一路前行。

  阅读·疗愈

  姜彬在繁忙的事务工作之余

  还在学校心理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

  累计咨询时间超500小时

  她发现

  传统心理咨询在时间和规模上存在局限

  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

  她尝试将积极心理学与阅读相结合

  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赵希梅教授

  共同创立了

  “阅见未来”读书社团

  原创读书一人一档模板、个人疗愈模板

  并提出“阅读疗愈”概念

  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关照内心、发现自我力量

  从2019年到现在

  姜彬已主持读书会161期

  累计受益人数超2000人

  团队获得“青岛大学十佳精品社团”

  “山东省top100活力社团”等荣誉

  与学生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姜彬始终相信

  每个学生都拥有内在的力量

  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

  她用共情和耐心陪伴学生

  帮助他们重拾自信与希望

  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

  姜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

  她积极指导学生竞赛

  所带班级多次获奖

  2018级图灵创新班升学率高达71.43%

  荣获“青岛大学优秀辅导员”称号4次

  “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2次

  获评青岛市第四届十佳辅导员

  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

  专业教师 辅导员 心理咨询师的多重身份

  在姜彬身上相互融合、深刻关联

  她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知识

  也在生命教育中启迪心灵

  有人问

  四十岁的人了

  为什么要如此折腾

  姜彬的答案很简单

  “最是热爱动人心”

  她用行动书写了育人者的使命与担当

  “心理学不吝啬于抚慰我的灵魂

  我也将不留余力地温暖学生。”

责任编辑:曹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