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媒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校地绣针穿梭,麻江的文化DNA动了!

发稿时间:2025-03-27 20:27:03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千年非遗”与“百年大学”的双向奔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南京农业大学以实践为“匙”解锁非遗振兴的"破圈密码",通过"非遗工坊孵化""时尚基因改造""文化种子培育"三大计划,让麻江传统技艺插上科技与创意的翅膀。从深山工坊到央视舞台,从指尖技艺到时尚单品,这场校地携手的非遗焕新实验,既是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

  在贵州麻江的青山绿水间

  苗族绣娘指尖翻飞的银线

  正织就乡村振兴的璀璨星河

  "要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黔东南的嘱托

  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指明方向

  当南农的绣针穿引科技丝线

  麻江的枫香印染便洇开了

  乡村振兴的锦绣长卷

  2012年那粒定点帮扶的种子

  扎根在苗岭深山的非遗土壤里

  生长出校地携手的十二载春秋

  非遗工坊孵化计划

  首创"公司+工坊"非遗基地

  打造瑶之韵文化公司

  建成多家民族产业园&康养基地

  传统技艺从此有了科技护航

  时尚基因改造计划

  南农设计天团出手

  资金注入品牌升级

  进高校、出大山

  把苗绣蜡染搬进高校T台

  非遗展销会成交额破纪录

  大山里的手艺登上央视N次方!

  非遗种子计划

  支教团把课堂变成非遗秀场

  小学生秒变蜡染小匠人

  刺绣针法入选劳动课教材

  “一零后”的文化DNA觉醒啦!

  网友热评

  "原来非遗可以这么潮!"

  "想get苗绣同款包包!"

  "这才是文化自信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深山工坊到国际秀场

  从指尖技艺到时尚单品

  南农大正用创新链激活非遗产业链

  让每件作品都自带乡村振兴的BGM

  校地的绣针仍在穿梭

  「成长伙伴计划」正勾勒下一程图样

  这场传统与未来的对话仍在继续

  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

  终将奏响非遗技艺

  与特色产业经济共鸣的华彩乐章

责任编辑:曹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