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媒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他们,20岁,正青春!

发稿时间:2023-08-12 17:24:11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年强,则国家强。二十岁的国科大青年学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梦想和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青春无垠,唯奋斗以成。身处伟大时代,他们的青春正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闪光。

  强国有我,从一句青春誓言出发

  9月,阳光透过稀疏的薄云,正褪去夏日的炽热。10:50第三节课程结束,国科大玉泉路校区蝉鸣声被响起的脚步声打乱,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出教学楼,去往不同方向。偶尔抬头,印着“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的彩色道旗,在葱茏树叶的遮掩里依然鲜明。

  这句誓言,是每一位国科大学生的青春底色,也是本科生李贤琦2021年参加开学典礼时内心难忘的场面。

  “高中时我看到国科大发出黑胶光盘录取通知书相关新闻,就被学校的‘硬核招生’震撼到了。之后通过检索学校相关信息,我发现国科大的本科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就像它的录取通知书一样‘硬核’,这些深深吸引了我。2021年夏天,我带着录取通知书和刻有校训的CVD金刚石单晶片来到国科大,当在开学典礼上和同学们一起喊出‘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时,我感觉自己有了更多责任。把握当下,时不我待。”

  李贤琦

  作为首届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之一,李贤琦认为自己不仅仅是兴趣使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领域诸多,如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关联非常紧密,未来的发展一定充满了光明。”

  诸多模糊的概念在每日的学习中逐渐清晰,复杂的程序在梳理逻辑后愈发明了。

  带着对人工智能专业学习的热情,李贤琦开始跟着师兄师姐学习脑启发的SNN模型,并积极报名专业内容相关的讲座。她说,“12月中旬,在听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侯增广教授关于医疗机器人的讲座后,我对手里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比如,我们如果想要使机器人更精确迅速地实现人的要求,势必需要对脑神经、脑神经信号的处理过程和模拟模型有更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机器人作为人类五感的‘延伸’,使机器人对于人的意图心领神会。”

  李贤琦

  李贤琦希望在打牢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机会参与科研创新项目、探索科学未知的边界。

  砥砺成才,在实践中锻炼本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0级本科生孙骥,从入校就开始探索起自己对科研的兴趣方向。

  细数在国科大度过的八百多个日夜,孙骥忙碌且充实。“在校期间,我和同伴一起参与了两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拿到了一块银牌和一块铜牌。准备比赛的那段时间,我们自发定期开组会,在会中大家商讨新看的文献、获得的进展,相互学习。”

  在这之中难忘的时刻有很多,但印象最深的,他说,“还是每次提交wiki(在线网页编辑系统)时大家争分夺秒优化上传的结果,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停息的场景。我和同伴们有几次为了及时得到数据,确实在教学楼9楼的实验室中通了宵,累是真的,但工作完成后看到旭日东升,那种‘并肩作战’令人舒心的感觉我会永远记得。”

  孙骥在做实验(左一)

  两届iGEM结束,为比赛成立的小队也完成了使命,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回归到日常课业学习的状态。而孙骥在完成大二的期末考试后,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又跟随导师、师兄一起做了组蛋白伴侣CAF-1促进核小体组装的结构研究。

  “在国科大,我们每位同学都有选择自己科研实践方向的机会。暑假这段经历不仅使我学习到了规范的操作技术,也帮助我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思维模式。目前,我正在做植物单细胞测序及类群构建的大创项目。”科学探索充满着魅力,所有从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扎扎实实走过的每一步,也已成为他成长中宝贵的财富。

  如果把孙骥的科研经历细细梳理,就会发现,他始终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主题——“生命科学”。

  “对‘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句话,我一直认同,并且进入大学后有了更多理解。这三年的时间,我发现我们对于生命的了解依然很浅薄,即使是面对结构较为简单的病毒,我们都无法做到游刃有余,更别说更复杂的人体了。生命科学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也想揭示生命中的一点点奥秘,这就是我选择生命科学的初心。”

  孙骥

  不忘初心,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孙骥的身上洋溢着国科大学子的实践精神,这种精神也使他在逐梦前行的青春时光里写下了自己的生动注脚。

  不负韶华,用奋斗抵达梦想彼岸

  具有理性和简洁美感的物理学,吸引着无数青年学子,2020级本科生段晓丰就是其中一位。

  “选择物理学专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兴趣,我从小就阅读了很多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其中物理学描述了世界的本质与运行规律,它可以用有限的模型与公式将我们的世界刻画出来,这让我觉得十分神奇;二是随着对物理学专业认识不断增加,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学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时期参加物理竞赛的经历也让我在入学时坚定地选择了这一专业。”

  当身份从高中生转变为大学生,面对提升的课程难度,段晓丰也困顿了一阵,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工程科学学院教授赵亚溥讲授的《力学》课程。

  “赵老师的《力学》课鼎鼎有名,他不局限于简单的公式推导,而是通过给我们构建物理图景,从理论、哲学、历史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讲述物理学几百年以来的发展,给物理学专业的我很大的启发。但当时刚上大一的我初听赵老师的课,也感受到了难度和挑战。”

  这段适应期也使段晓丰意识到,在大学期间,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随着知识难度和深度越来越大,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于是在大一大二的学习中,他参加了多场科研讲座,广泛了解物理学的不同方向,为自己走入科研生活认真做着准备。

  段晓丰

  国科大为每位本科生提供着广阔的科研“舞台”。在大三的科研实践中,段晓丰选择了物理科学学院副教授钱文斌作为导师,跟随钱老师阅读有关LHCb的文献,初步了解了粒子物理和LHCb有关实验。虽然还未确定本科阶段最终的研究方向,但他坚定说“不论将来选择物理学的哪一个领域,我都会用心对待。”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精彩的梦想和独特的经历。二十岁的国科大学子们,无论选择哪个专业,研究哪个方向,把握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将用实际行动发出时代之光,回答“强国有我”。

责任编辑:曹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