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青校媒

首页 >> 我的大学 >> 正文

“我在武大有片田”

发稿时间:2022-11-02 10:09:57 来源: 武汉大学

  在珞珈山下一隅

  有一片特殊的地

  春夏时郁郁葱葱,秋天时点点金黄

  伴着鸟鸣嘤嘤,伴着泥土清香

  想知道这片地的用途和它的主人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田里的秘密

  路过武汉大学的侧船山路,总能看到月湖旁,有一片被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农田,若是再往里走,还可以看到几个温室大棚,里面也是一盆一盆的植物,其中有一些,还罩着“白色的罩子”。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学生穿着水靴,带着套袖,在田里忙碌着。

  珞珞珈珈路过几次后,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走入其中。原来,这片田和大棚里种植的大多是水稻,是供生命科学学院有需要的学生和科研团队使用的实验田。四周的围挡,能防止部分鸟类采食实验作物;田间和大棚的结合使用,保证了一年四季实验的持续进行;而“白色的罩子”,则在研究与虫害相关的实验中,既保护了实验材料,也防止了环境污染。

  “刚刚知道学校里有一片实验田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新奇的”,刚刚拿到遗传学博士学位证书的张倩回忆到:“要自己下地干活,自己种植需要的品种,自己去观察、做记录。”同样刚刚植物学博士毕业的张嘉娇则在第一次进入实验田时就感叹:“学校的实验条件很健全,而且不用出学校就可以种植实验材料,真的很方便。”“有的课题组种了荷花,可以近距离观察”,遗传学的在读博士生李天柱介绍到:“夏天,地里偶尔会有小蛇出现,刚开始有时下地会略怕。”

  最初接触这片田的种种经历,在三位同学眼前晃过。对于正在使用田地的学生来说,初见时的新奇已转为学习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部分,他们会热心向感兴趣的同学介绍这片田,也会友好地提醒:“田里种植的都是很重要的实验材料,只能远观哦。”

   学生的取样地

  这片田被分割成大小合适的块状,便于分配给有需要的学生,之后的实验过程中,“小块儿田”便由他们的“临时主人”来支配。

  水稻耕种的时节,学生们也会和农民伯伯们一样“一头扎进”专属自己的“小块儿田”,进行种苗播种和插秧,并每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状况。他们也会在田中取材,在实验里进行DNA和RNA的提取,研究其分子结构,用以发现水稻抗性高产的奥秘。

  由于研究周期较长,一般需要三至五年,使用这片田种植的主要是博士生,他们会使用实验田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不过,对水稻研究领域感兴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经常加入科研团队帮忙,或是到这片田观察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现象。每到插秧的季节,这里还会向周围的中小学生开放,组织科普类公益活动,让他们了解水稻和水稻的插秧过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诗句,而是身边触手可及的经历。

  “这里方便了在校学生随时观察材料的生长情况,随时取材做研究”,据张倩介绍,他们有时会去位于花山的实验田观察或取材,那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将所需的实验材料种植在校内实验田后,她可以每天早晚两次去观察记录水稻的生长变化情况:“尤其是在夏天,每天去观察,对实验数据很有帮助。”

  研究团队的实验室

  除了学生的个人研究,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的研究也依托于这片田。该实验室始建于2011年,由已故的袁隆平院士和朱英国院士携手共建,实验室由两个单位组成,一个是我们熟知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另外一个则落地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虽然两位院士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稻禾梦”的科研追求,已由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继承和发展着,继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代代“水稻人”不变的责任和担当。

  实验室最引人注目的,是红莲型杂交水稻,它是武汉大学原创科技成果,是已故朱英国院士团队的重要科研成果之一。红莲型杂交水稻具有高产优质,广适多抗,耐高温,氨利用高效,耐盐,低镉吸附等特性,持续不断的育种改良,使红莲型杂交水稻可以根据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从技术突破和品种创新上应对复杂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持续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生产。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武汉大学校园内这一片小小的实验田,是一个个科研项目的微小缩影,传承和记录着老一辈科学家和新一代科研人的梦想。接过接力棒,新一代青年是国家的脊梁,要以国家的粮食安全为己任,将“农业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原来

  小小一片田地,还有如此奥秘

  它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宝地

  也是团队科研项目的一环

  下次再路过时

  记得留心看看

  那风吹稻浪的金黄

  那生生不息的梦想

责任编辑:曹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