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遇见你的“学术搭子”
发稿时间:2025-01-10 16:18:03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如何主动响应
国家重大战略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如何切实加强
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如何精确瞄准
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推进科研创新?
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
设立“求是学术”育人育才项目
(下称“求是学术”项目)
机会全覆盖
本研全贯通
培养全流程
联动校内外
从“求是学术”项目
一睹人大人才培养
2024年,“求是学术”品牌研究项目的相关数据较往年尤为亮眼:自2月启动项目立项工作以来,共有1949人次本科生参与申报,300个本科生牵头项目成果,1341人次本科生成功立项;收录106个指南选题、194个自拟选题;6大书院×29个学院×45家研究机构×288名指导教师参与其中……立项规模较往年扩大,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
这样的变动背后,是 “求是学术”项目的设立——它由学校原“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本科生科研基金和研究生科研基金整合升级而成,下设“强国”“首善”“青苗”“栋梁” 四个项目,面向学生项目研究团队,提供更加完整的全过程研究训练。
品牌研究:优化架构
全方位激活科研动能
人工智能、人口老龄化、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在智库平台、创新高地等多元主体的选题指导支持下,2024年“求是学术”项目的立项选题响应国家战略,紧扣时代脉搏,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4年度本科生牵头的300个立项项目中,有243个团队邀请研究生担任项目助教;研究生牵头的100个“求是学术—栋梁”项目中,有81名本科生参与其中63个项目。
通过对整体架构的本研一体化改造,研究生在本科生学术训练中充分发挥了朋辈引领和指导带动作用,本科生加入研究生团队的课题也能更加完整、深入、全面地体验研究生学术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创新成长协会由一批热心于帮助提升学生科研质量、为学术人才培养出谋划策的同学自发成立,社团旨在促进各类学术资源整合、学术信息共享、学术平台共建,探索学生学术成长道路,支撑“五位一体”本科学术训练体系,促进学生原始创新能力提升。
▲ “求是学术”创新成长协会组织的学术经验分享会
“新的‘求是学术’项目促进了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使得学术能力培养更具持续性;支持求是学术育研团队,使得学术研究更自主,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术协作能力。” 哲学院 2021级本科生陆晨阳 说。 他作为“求是学术”创新成长协会会长,与另外四名同学参与了“求是学术”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的草拟工作 。
在跨学科层面,2024年本科生牵头的300个立项项目中,176个为学生跨书院组队,205个为学生跨学院组队;30个项目指导教师跨书院指导,56个项目指导教师跨学院指导。
项目全面依托书院平台开展,书院内的立项评审,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在更大的平台相互学习和展开竞争,缓和了不同学院立项难度不一、立项“大小年”等问题,也有利于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并且帮助更多高质量、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脱颖而出。
论坛升级:汇智纳才
多角度点燃思想火花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优秀科研人才的培育和优质科研成果的生产从来不是“闭门造车”的过程,富于深度和广度的交流沟通、思想碰撞不可或缺。定位为中国人民大学最高水平的学生学术盛会的“求是学术”学生论坛,就是这样一个面向全校学生搭建的实践创新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
“求是学术”学生论坛定期举办,鼓励本研合作,为有志于学术深造的同学打通学术成长通道,真正实现长周期培养。
“此前本科生在校内宣读论文的机会较少,‘求是学术’学生论坛给我提供了直接参与学术活动的机会,准备论文和进行宣读的过程锻炼了我的学术表达和沟通能力,让我快速适应学术状态”。回想起自己在本科阶段参加论坛的经历, 哲学院 2024级硕士生伍润昊 说。
论坛主要面向全校学生征稿,鼓励学生基于课程论文、科研项目论文、竞赛论文、会议论文、社会实践报告等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后投稿;广泛邀请教学科研单位、智库平台、创新高地、创新基地、学生学术社团等推荐学生优秀学术成果投稿至论坛;论坛还面向校外一流高校及学科开放一定名额。
▲ “求是学术”书院系列论坛
大平台有大气象。 “求是学术”学生论坛对优秀学术成果满怀诚意和包容。全渠道收集、多维度 展示,为有志于科研的同学拓宽思路,让有价值的创意和研究得到滋养。
在成果发表方面,论坛还深化了与学术期刊的合作,优秀论文都将有机会获得合作期刊的送审机会以及期刊匿名评审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发布于“学术世界”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国际视野:有效支持
助力国际化英才培养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培养全球领袖型人才,壮大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战略力量,夯实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的战略基础,丰富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战略选项,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求是学术”项目设立“走向国际”支持计划,对学生参与国际高水平学术科研活动给予支持,鼓励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作为超过1300位参会人员中唯一进行两次口头汇报的本科生,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柯霖曾在2024年7月28日前往美国,参加2024年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年会(AAEA,Agricultural & Applied Economics Association,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等研究领域最权威的会议之一),作了两篇分别题为“How Does Energy Transition Affect Energy Expenditure and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Clean Heating Program in China”“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shocks on energy poverty: Findings from rural China”的汇报,展示了人大学子的学术功底和人大农经学派的深厚实力。
▲ 陈柯霖参加2024年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年会
由于会议入选通知时间紧张,参会成本较为高昂,虽然他向年会申请了参会补助,但是也只能覆盖参会费用的一小部分。去年9月开学后,他获悉学校开设了“走向国际”支持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国际参会参赛资助计划: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学科竞赛,视经费情况对获得会议邀请、参加竞赛并获奖的学生予以一定的费用支持,并鼓励学院进行配套支持。了解资助细节后,陈柯霖在9月中旬向学院提交了“走向国际”支持计划的资助申请。
“往往囿于经济问题,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非常少见,少有的交流大部分也止于本地的高校或论坛。”陈柯霖说,“‘走向国际’支持计划不仅为同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资助来源,还提供论文语言润色支持,对本科生广泛参与学术交流、拓宽研究视野有很大助益。”
目前人大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或国际发表的论文,接近半数是来自“求是学术”项目孵化出来的成果。教务处还会邀请有以上相关经历的学生参加科研能力提升讲座,面向本科生分享参会和写作经验,为有科研兴趣与潜力的本科生提供及时、深入的指导。
在“走向国际”支持计划的助力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像陈柯霖一样优秀的学子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代表中国青年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熠熠生辉。
育研深化:扎根日常
打造创新型活动环境
周六的立德楼教室内,探索未来的学习氛围热烈如火。在数学学院副教授王善文指导下,来自明理书院的AI4MATH(全称为“AI for Math”)创新实验室团队正在开展科普活动,由团队成员讲解,面向全校对Lean感兴趣的师生,引导大家体验用Lean辅助数学学习。
▲ AI4MATH创新实验室团队科普活动
2024年暑假期间,团队成员受邀前往西湖大学参与新生适应性学习活动,在科普活动中,他们完成了从使用已有开源材料到自编讲义的提升。考虑到Lean的学习需要实践,团队成员还独立搭建了网站平台,依托于明理书院算力工作站向同学们提供服务,目前已有Online Judge、线上编辑、优秀代码展示等功能,都已在科普活动中投入使用。
▲ AI4MATH创新实验室团队成员日常讨论
同样来自明理书院创新实验室, 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 由信息学院教授柴云鹏、讲师黄建军指导 ,立足于学校自有的语料库及数据库,对鸿蒙技术、盘古大模型、华为云等相关技术方案在校内的应用场景进行探讨。目前,俱乐部已和华为云、华为开发者联盟、华为鸿蒙终端、OpenHarmony社区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合作相关科研课题 。
▲ 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举办的
关于鸿蒙技术分支的研讨会
“求是学术”项目鼓励书院、学院(系)、智库平台以及师生开展有组织的学生育研活动,包括研究兴趣小组、学术社团、 研究型阅读 、研讨交流会、科研工作坊、专题培训、学生进入课题组等,帮助学生 了解学术 、选择研究课题、匹配指导教师,助力孵化品牌研究项目与成果,视学生学术培育情况给予经费支持。
耕耘收获,精进不休。校内众多像AI4MATH团队一样满怀创新和探索精神的学术社团和创新团队在“求是学术”项目的支持与指导下,正以多种形式开展育研活动。
升级后的“求是学术”项目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同学们精心打造了一片平台托举强、优质资源多、创新空间广的学术沃土,只待梦想的种子在此扎根发芽, 成长为参天巨木,撑起学术探索的广阔苍穹。
以学术训练造就学术能力
以学术实践孕育学术精神
以学术氛围涵养学术品格
在扎实的学术训练中
“求是学术”项目
未来还将培养更多具有
浓厚爱国情怀
深厚学术素养
扎实学术能力
的拔尖创新人才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贡献人才力量!
3月27日至30日,寒潮将继续影响我国。
2025-03-27 10:21:00当地时间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美国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
2025-03-27 10:15:00面对调皮娃怎么办?跟着《哪吒2》学当父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57.8%的受...
2025-03-27 10:11:00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
2025-03-27 10:06:00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将会带来诸多改变,比如明确食品数字标签的定义及应用要求、禁止预包装食品...
2025-03-27 10:01:00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修订的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发布。
2025-03-27 10:01:002025年3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63元,下调9个基点。
2025-03-27 09:51:002025年3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185亿元逆回购操作。
2025-03-27 09:45:00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决心坚如磐石,意志百折不挠。“天网行动”开展十年来,截至2024年,共...
2025-03-27 09:18:00据朝中社报道,当地时间25日和26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指导无人航空技术联...
2025-03-27 09:06:00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天(27日)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
2025-03-27 09:01:00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当地时间3月26日报道称,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影响的担忧近期令美...
2025-03-27 07:30:00北京市气象台26日23时发布:26日后半夜多云,有扬沙,北风四级左右(阵风七八级),最低气温9...
2025-03-27 07:18:00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创新范式变革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
2025-03-27 06:45:00三月春意渐浓,春光愈好。时令尝鲜、赏花、踏青出游正当时。我们推出“乐享春日”系列,带大...
2025-03-26 21:18:00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近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积极落实民航局安委会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
2025-03-26 21:16:00“小文创”折射文旅“大热度”。2025年3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
2025-03-26 21:14:00日喀则市拉孜县曲下镇土林村的村民尼玛生于1952年,出生的时候身份是农奴。1959年3月28日,西...
2025-03-26 21:11:00记者了解到,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协”)主办的第四届北京航空安全国际论坛...
2025-03-26 21:00:00记者获悉,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主办的,以“安全护航低空经济 千行百业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第三...
2025-03-26 20:50:003月25日,苏州高铁新城迎来文旅产业新地标——苏州·未来科幻馆正式开馆。现场,中国文化产业...
2025-03-26 20:23:00今天,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现场,《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网络视...
2025-03-26 19:06:00今天,《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了最新数据:...
2025-03-26 19:06:00“我们仍然对全球化寄予希望且认为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化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了新纪元”“...
2025-03-26 19:05:00“北京的企业不缺我一个,但是家乡的乡村振兴需要。”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副县长、团中央...
2025-03-26 16:30:00优质的睡眠对身体而言,是一个重要的修复过程。即使仅有一次熬夜不睡,也会引起免疫细胞的变...
2025-03-26 14:28:00一场以青年参会者为主的圆桌会议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举行。
2025-03-26 13:15:00近日,湖北武汉举办多场大学生春招会。各地企业纷至揽才,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尤被青睐。
2025-03-26 13:03:00日前公布并展播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提供了绝佳视角。
2025-03-26 13:03:00春暖花开,过敏也来。
2025-03-26 13:07:00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春耕也有了新的面貌,无人机在上空盘旋、智慧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2025-03-26 13:03:00手工竹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它的出现开创了以植物茎秆...
2025-03-26 12:56:00